AI 时代的一次远程面试经历
今天聊了一个远程面试,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负责人也是技术出身,刚好负责两个团队,一个在美国做 AI Startup,还有一个在香港做软件开发,所以我们直接约了个群聊,相互介绍了团队和自己在当前节点的状态,以及对这个职位的预期
我对这两种业务模式都有兴趣,相当于是一次性参加了两个面试了:
AI Startup 这种模式,我刚好在 23 年的时候,跟微软和字节的朋友一起做 AI 电商创业,当时从立项,研发逐步推进,MVP 构建,VC 融资,市场营销方面跟了下来,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而外包业务,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一些副业,与甲方沟通需求,自己找 UI ,测试的成员组队,可能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我对外包项目的接受度很高(这里说的不是传统的如中软,东软那样的外包团队),而是创业型的外包公司,这种环境下,是真的可以在技术、业务、商务、业务视角学到很多。
远程面试一般比较直接,大家都直奔主题,能够迅速感知到候选人和团队的契合程度,在 AI 时代,远程的组队,我个人觉得除了技术本身,在其他方面的综合匹配程度,显得更加重要了
团队的特点
AI 时代,需要依赖全能型的员工
如果你是创业者的话,你肯定同时是一个全能型的角色,早期阶段,团队成员很少,或许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这个时候,研发、业务对接、设计需求,乃至商务对接等,全流程的事情,可能你都要参与进去,这个时候,你还会视角纯粹停留在研发范围吗,对研发的投入度,取决于创业这件事需要你做什么。
我一直是全栈开发人员的推崇者,可能我技术不是那么强,很多人也会吐槽说全干,啥也不精,这里我们不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前 AI 的出现,让开发者成为全栈开发者,变得史无前例的简单,门槛直接拉到最低,甚至从全栈开发者变成全流程的角色,能够触及到更多的领域。
团队现在基本不依赖UI和产品经理等角色,所以需要全栈开发人员,很多人可能不适应,但是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一个能全流程落地产品的选手,在成本和沟通执行落地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我非常认可 。
而且这种模式,毫无疑问,未来会出现非常多的超级个人和超级小团队,这是个趋势。
我的特点
我主要是多年前端开发经验丰富一些,后端偏弱,但也差不多够用了,Nextjs + NestJS + React + AI 生态全栈开发,能独自落地非常多的产品了
从 23 年开始观察 AI 产品,并且也做了一些 AI 的项目,耳濡目染,对 AI 的生态有一定的研究和看法,也经历过 AI 团队 Startup 项目以及相关融资的经验
也有过多个项目外包定制的经验,做这些项目并不是单纯奔着钱去的,而是在自己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收获代码以外的很多宝贵经验
上述这些,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都是普通的日常积累
感悟
出海 + AI + 小团队协作
非常看好出海 + AI + 小团队协作。
出海意味着巨大的用户市场,以及汇率的优势,国内市场,人员都太卷了,而世界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多的需求的,以国内开发者的这些经验和落地质量,绝对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梯队,保质保量保速度,我了解到的出海的小团队非常多了,而且个顶个的能打,收益也是非常的高
AI 虽然火了几年了,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应用,各个领域的渗透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当前仍然不玩,一定要在牌桌上待着
小团队协作:需要全能型的选手,极大地节省沟通成本和人员磨合的情况下,能最高效的释放个人的潜力,那么执行力和结果就非常到位
做好自己的社媒 IP
持续总结自己的技术,经历和心得总结和记录到一个别人能公开访问的地方,比如小红书,X,博客,B站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去系统性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也是会通过同样的方式,这样能快速建立起对这个人的正确的了解。我跟想招聘的人沟通过,他们找到我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通过社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