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的一次远程面试经历

AI 时代的一次远程面试经历
Photo by Duy Pham / Unsplash

今天聊了一个远程面试,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负责人也是技术出身,刚好负责两个团队,一个在美国做 AI Startup,还有一个在香港做软件开发,所以我们直接约了个群聊,相互介绍了团队和自己在当前节点的状态,以及对这个职位的预期

我对这两种业务模式都有兴趣,相当于是一次性参加了两个面试了:
AI Startup 这种模式,我刚好在 23 年的时候,跟微软和字节的朋友一起做 AI 电商创业,当时从立项,研发逐步推进,MVP 构建,VC 融资,市场营销方面跟了下来,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而外包业务,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一些副业,与甲方沟通需求,自己找 UI ,测试的成员组队,可能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我对外包项目的接受度很高(这里说的不是传统的如中软,东软那样的外包团队),而是创业型的外包公司,这种环境下,是真的可以在技术、业务、商务、业务视角学到很多。

远程面试一般比较直接,大家都直奔主题,能够迅速感知到候选人和团队的契合程度,在 AI 时代,远程的组队,我个人觉得除了技术本身,在其他方面的综合匹配程度,显得更加重要了

团队的特点

AI 时代,需要依赖全能型的员工

如果你是创业者的话,你肯定同时是一个全能型的角色,早期阶段,团队成员很少,或许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这个时候,研发、业务对接、设计需求,乃至商务对接等,全流程的事情,可能你都要参与进去,这个时候,你还会视角纯粹停留在研发范围吗,对研发的投入度,取决于创业这件事需要你做什么。

我一直是全栈开发人员的推崇者,可能我技术不是那么强,很多人也会吐槽说全干,啥也不精,这里我们不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前 AI 的出现,让开发者成为全栈开发者,变得史无前例的简单,门槛直接拉到最低,甚至从全栈开发者变成全流程的角色,能够触及到更多的领域。

团队现在基本不依赖UI和产品经理等角色,所以需要全栈开发人员,很多人可能不适应,但是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一个能全流程落地产品的选手,在成本和沟通执行落地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我非常认可 。

而且这种模式,毫无疑问,未来会出现非常多的超级个人和超级小团队,这是个趋势。

我的特点

我主要是多年前端开发经验丰富一些,后端偏弱,但也差不多够用了,Nextjs + NestJS + React + AI 生态全栈开发,能独自落地非常多的产品了

从 23 年开始观察 AI 产品,并且也做了一些 AI 的项目,耳濡目染,对 AI 的生态有一定的研究和看法,也经历过 AI 团队 Startup 项目以及相关融资的经验

也有过多个项目外包定制的经验,做这些项目并不是单纯奔着钱去的,而是在自己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收获代码以外的很多宝贵经验

上述这些,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都是普通的日常积累

感悟

出海 + AI + 小团队协作

非常看好出海 + AI + 小团队协作。

出海意味着巨大的用户市场,以及汇率的优势,国内市场,人员都太卷了,而世界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多的需求的,以国内开发者的这些经验和落地质量,绝对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梯队,保质保量保速度,我了解到的出海的小团队非常多了,而且个顶个的能打,收益也是非常的高

AI 虽然火了几年了,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应用,各个领域的渗透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当前仍然不玩,一定要在牌桌上待着

小团队协作:需要全能型的选手,极大地节省沟通成本和人员磨合的情况下,能最高效的释放个人的潜力,那么执行力和结果就非常到位

做好自己的社媒 IP

持续总结自己的技术,经历和心得总结和记录到一个别人能公开访问的地方,比如小红书,X,博客,B站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去系统性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也是会通过同样的方式,这样能快速建立起对这个人的正确的了解。我跟想招聘的人沟通过,他们找到我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通过社媒。

Read more

郑州互联网薪资统计及 AI 时代的现状

郑州互联网薪资统计及 AI 时代的现状

22 年郑州前端薪资真实统计(200+份样本) 22 年我在郑州前端大群里面统计了一波郑州互联网薪资,当时以为只是开始,想着后面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到郑州,情况会越来越好,而现在回头来看,没想到那时才是顶峰。 当时在群里面收集到 200+ 位投票,匿名填写自己的薪资情况,当时跟大家特意强调了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也找群员验证过,基本真实性可信: * 🐣 3-6k 占比不少,主要是郑州的工资水平低,对于刚出来的,在小公司的这个薪资也正常,实习生 or 小作坊 * 🐰 6-12k 的占大多数,涵盖了郑州本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薪资范畴,大多数的常规业务开发 * 🐵 12-20k 主要集中在本土大公司、一线城市在郑州的研发团队、外包公司,核心业务开发人员 🦄 20k+ 高学历 or 有大厂经验,主要为本土大公司或者一线公司在郑州的带队 leader ,能力较强,一般承担一些管理角色。 25年:职场寒冬来袭,状况还在持续恶化 一线公司研发部门的撤离 这也是我最在意的一条: 之前有一些一线城市的研发交付部门会在郑州有成立研发交付中心,从疫情之后,

RAG不是万能的,附常见误解与澄清

RAG不是万能的,附常见误解与澄清

能给人理清目前 AI 在生产落地的问题,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AI 在生产落地会有哪些阻碍的讲解,讲干货的真的是很少,至少我自己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困惑了很久。 因为之前我在 AI 电商团队,做具体的 AI Sass 落地的时候,团队经常会沟通做到生产级可用的 AI,需要哪些东西,大概的门槛还是了解到一些的,我的能力也顶多在应用层面去做一些工作量的定制与代码衔接,涉及到模型层面,一概歇菜,很多人估计只是想着,写一个 Prompt ,就是真正的拥抱 AI 了。 当我看到自媒体里面铺天盖地的在讲 AI 如何帮助企业提效,如果重塑行业的时候,有种很复杂的感觉,他们真的懂 AI 吗,甚至他们真的懂软件吗? 基本上现在大家接触到的方式就几种: * 割韭菜卖课,讲概念,前景,这些基本上都是拿别人的产品来给自己做嫁衣,自己顶多是个工具的使用者和营销者,比如用 Midjourney,Kimi,豆包,海螺什么的,告诉大家用了就能提效,获得流量,

Shopify 构建商城页面的几种方式

Shopify 构建商城页面的几种方式

当用户需要对 Shopify 商城页面有自定义的需求时,一般会选择: 1、直接使用官方商城的 theme 来构建,可以使用,但是免费模板较少,只有 13 个。 2、使用第三方 theme 来构建,也有很多的模板可以选择,比如 envato 上有数百个 shopify 的模板,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3、完全自定义开发,自由度最高 当用户对 Shopify 商城页面,有完全自定义的需求,通常是常规主题无法满足需求,推荐使用 Shopify Hydrogen 的官方方案,开发人员可以对商城进行完全的页面级别的自定义。 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官方的 Shopify Liquid 开发起来的效率和体验,是不如 Shopify Hydrogen 来的舒服,而且使用 Shopify Hydrogen ,还可以对性能有提升,

Meepo 要找一份远程前端(全栈)开发的工作

Meepo 要找一份远程前端(全栈)开发的工作

为什么找远程岗位 我一直是比较喜欢远程合作的方式,基本上从事远程开发的团队,都是奔着做事去的,大家能筛选到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远程协作的方式,在自由度和产出之间能保持非常好的平衡,没有必要在通勤以及办公室的无效沟通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技术特点如何 前端: React + TypeScript 生态体系,常规的网页开发,浏览器插件,Electron 客户端开发都 OK,对各种前端技术方案有一定的沉淀和实践。 后端: Nextjs + Nestjs 开发全栈站点及后端 API 服务 个人特点 即插即用,对于大多数的前端场景和技术方案,都有所涉及。 多年的开发经验,对企业自有产品开发,大客户定制,以及独立开发,有一定的观察和沉淀。 拥抱 AI,对当下比较热门的 AI 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沉淀。 喜欢分享和交流,对技术和业务,以及营销都感兴趣。 之前接触的一些业务形态 公司层面: 主要是国内客服领域,涉及到全流程客服,IM,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