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域名时,是否应该选择跟关键词相关的域名呢?

注册域名时,应该选择关键词的组合,还是品牌词呢,在不同的场景下,应该是不同的方案,他们各有优劣势,不能一概而论。

注册域名时,是否应该选择跟关键词相关的域名呢?
Photo by Ben Kolde / Unsplash

最近在注册域名时,刚好碰到这些场景的选择,如何取舍,自己做了一些总结。

最近刚上了一个旅游类的网站,https://donyotravel.com, 在选中 donyo 这个品牌词之前,考虑过 chinatravel.tools, chinatravel.io 之类的域名,想着这些词容易记,直观,本来当时就快要入手注册了,在社群里咨询了一下 SEO 大佬们的意见,都不建议我用这种域名,说是词太大,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把排名做上去,最终我也是听劝,选择了 donyotravel 这种品牌词 + 关键词的方式,donyo 即是品牌词(取"东游"之意),travel 即为搜索关键词了。

同样,对于本站来说,meepo.me 是一个纯品牌词的域名了,meepo 也是我的各个社交媒体上的通用的名字,微信,小红书,X,Github,都用的这个名字,这样方便我长期打造个人 IP 的积累。不过有一点不好的是, meepo 是 DOTA 里面的地卜师的名称,导致搜索 meepo 时,我很难排到前面,哎,无所谓了,博客本来就是一个我记录的过程,真拿不到好的排名也无所谓了,搜索长尾词的时候,能排到前面就行。

这里说一下关键词域名的优缺点:

关键词域名的好处

1. 直观易懂

如果你的域名里有关键词,用户一看就知道你的网站是干嘛的,比如 chinatravelguide.com,不用多解释,别人就知道是做中国旅游指南的。

2. 更容易引起点击

特别是在搜索结果里,带关键词的域名可能会让人觉得更相关,更愿意点进去。

3. 有利于自然外链

一些关键词域名,尤其是跟行业特别贴合的,很容易被人引用或者记住。

适合的场景

  • 网站业务聚焦在某个具体领域,比如入境旅游,那像 chinatravel.com 这样的域名会很直观。
  • 短期内需要快速抓住一波精准流量,比如这两年 AI 的出现,产生了很多的新词新产品,很多做 AI 导航站的,这种场景就非常合适,比如 thebestaitools.com 之类的。
  • 刚好发现一个特别合适、好记又没被注册的域名(这种运气比较少见)。

关键词域名的局限性

1. 不利于品牌塑造

关键词域名可能会显得普通,不够独特。比如 travelchina.com 和 donyo.com,donyo 时间久了,就会在用户心中产生品牌效应,一旦网站内容质量做的高了,这个品牌词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2. 搜索引擎没那么“偏爱”了

曾经,关键词域名在 SEO 上优势很大,但现在 Google 更看重内容和用户体验,域名里的关键词不再是决定因素。

3. 竞争激烈

短、好记的关键词域名早就被注册了,要么很贵,要么只能选个长的,反而不够简洁,用非常长的关键词域名进行组合和拼接,不利于用户输入。

品牌域名

  • 想打造长期品牌,域名独特、有记忆点,比如我的 meepo.me。
  • 内容或业务可能会扩展,不想被某个关键词限制住,这个前期要想好,不要给自己挖坑
  • 你更希望让用户记住品牌,而不是具体业务。比如小米,大家现在记住的就是品牌,而不是手机或者插线板之类的。

缺点在于打造品牌词,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如关键词来的直接易于记忆。

适合选品牌域名的情况

• 想打造长期品牌,域名独特、有记忆点,比如我的 meepo.me。

• 你的内容或业务可能会扩展,不想被某个关键词限制住。

• 你更希望让用户记住品牌,而不是具体业务。

折中方案:关键词+品牌结合

如果想两者兼顾,可以考虑把关键词和品牌结合起来:

关键词+品牌:比如 ExploreMeepo.com。

品牌域名+关键词目录:比如 meepo.me/travel-china。

这种方式既能保持域名的独特性,又能利用关键词的相关性,适合做长期规划。

Read more

AI 时代的一次远程面试经历

AI 时代的一次远程面试经历

今天聊了一个远程面试,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负责人也是技术出身,刚好负责两个团队,一个在美国做 AI Startup,还有一个在香港做软件开发,所以我们直接约了个群聊,相互介绍了团队和自己在当前节点的状态,以及对这个职位的预期 我对这两种业务模式都有兴趣,相当于是一次性参加了两个面试了: AI Startup 这种模式,我刚好在 23 年的时候,跟微软和字节的朋友一起做 AI 电商创业,当时从立项,研发逐步推进,MVP 构建,VC 融资,市场营销方面跟了下来,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而外包业务,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一些副业,与甲方沟通需求,自己找 UI ,测试的成员组队,可能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我对外包项目的接受度很高(这里说的不是传统的如中软,东软那样的外包团队),而是创业型的外包公司,这种环境下,是真的可以在技术、业务、商务、业务视角学到很多。 远程面试一般比较直接,大家都直奔主题,能够迅速感知到候选人和团队的契合程度,在

郑州互联网薪资统计及 AI 时代的现状

郑州互联网薪资统计及 AI 时代的现状

22 年郑州前端薪资真实统计(200+份样本) 22 年我在郑州前端大群里面统计了一波郑州互联网薪资,当时以为只是开始,想着后面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到郑州,情况会越来越好,而现在回头来看,没想到那时才是顶峰。 当时在群里面收集到 200+ 位投票,匿名填写自己的薪资情况,当时跟大家特意强调了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也找群员验证过,基本真实性可信: * 🐣 3-6k 占比不少,主要是郑州的工资水平低,对于刚出来的,在小公司的这个薪资也正常,实习生 or 小作坊 * 🐰 6-12k 的占大多数,涵盖了郑州本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薪资范畴,大多数的常规业务开发 * 🐵 12-20k 主要集中在本土大公司、一线城市在郑州的研发团队、外包公司,核心业务开发人员 🦄 20k+ 高学历 or 有大厂经验,主要为本土大公司或者一线公司在郑州的带队 leader ,能力较强,一般承担一些管理角色。 25年:职场寒冬来袭,状况还在持续恶化 一线公司研发部门的撤离 这也是我最在意的一条: 之前有一些一线城市的研发交付部门会在郑州有成立研发交付中心,从疫情之后,

RAG不是万能的,附常见误解与澄清

RAG不是万能的,附常见误解与澄清

能给人理清目前 AI 在生产落地的问题,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AI 在生产落地会有哪些阻碍的讲解,讲干货的真的是很少,至少我自己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困惑了很久。 因为之前我在 AI 电商团队,做具体的 AI Sass 落地的时候,团队经常会沟通做到生产级可用的 AI,需要哪些东西,大概的门槛还是了解到一些的,我的能力也顶多在应用层面去做一些工作量的定制与代码衔接,涉及到模型层面,一概歇菜,很多人估计只是想着,写一个 Prompt ,就是真正的拥抱 AI 了。 当我看到自媒体里面铺天盖地的在讲 AI 如何帮助企业提效,如果重塑行业的时候,有种很复杂的感觉,他们真的懂 AI 吗,甚至他们真的懂软件吗? 基本上现在大家接触到的方式就几种: * 割韭菜卖课,讲概念,前景,这些基本上都是拿别人的产品来给自己做嫁衣,自己顶多是个工具的使用者和营销者,比如用 Midjourney,Kimi,豆包,海螺什么的,告诉大家用了就能提效,获得流量,

Shopify 构建商城页面的几种方式

Shopify 构建商城页面的几种方式

当用户需要对 Shopify 商城页面有自定义的需求时,一般会选择: 1、直接使用官方商城的 theme 来构建,可以使用,但是免费模板较少,只有 13 个。 2、使用第三方 theme 来构建,也有很多的模板可以选择,比如 envato 上有数百个 shopify 的模板,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3、完全自定义开发,自由度最高 当用户对 Shopify 商城页面,有完全自定义的需求,通常是常规主题无法满足需求,推荐使用 Shopify Hydrogen 的官方方案,开发人员可以对商城进行完全的页面级别的自定义。 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官方的 Shopify Liquid 开发起来的效率和体验,是不如 Shopify Hydrogen 来的舒服,而且使用 Shopify Hydrogen ,还可以对性能有提升,